想控糖,這5個飲食技巧不可不知!
1、主食粗細搭配
食物中影響血糖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,而主食中大多屬于高碳水化合物,尤其是精米白面。那么,有些人會說,既然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對血糖影響這么大,那自己干脆不吃主食不就更能幫助控制血糖了。這當然是不行的,因為如果不吃主食,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,會使體內的蛋白質、脂肪被過量分解,導致身體虛弱、消瘦、營養不良。因此,想要控制血糖,首先得在主食上下功夫。
做主食時搭配一些粗糧如燕麥、雜豆、糙米等,降低精米白面的比例。粗糧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,這種成分可以延緩葡萄糖的吸收,有助于控糖,還能促進腸胃蠕動,防止便秘的發生。
2、改變進餐順序
吃飯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先吃主食再吃菜,研究發現,飯前喝一杯水,先吃素菜/葷菜后再吃主食,改變進餐順序,按照喝水—蔬菜—肉類—主食的順序進餐,既能防止因過度饑餓而攝入過多主食.
3、常吃豆制品
大豆及豆制品中蛋白質的含量高達40%,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。此外,豆制品中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、大豆卵磷脂、大豆異黃酮、維生素E、鈣、鐵等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。研究顯示,每日豆制品攝入量占蛋白質總攝入量35%以上。
4、多吃一些能夠穩定的食物
苦瓜、洋蔥、油菜、冬瓜、黃瓜、大白菜、西紅柿等蔬菜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,但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。每天多攝入此類蔬菜,對穩定血糖極為有利。
5、少食多餐
少吃多餐是指在食物總量、內容不變的基礎上增加進餐次數。如果每餐都吃很多食物,就很容易造成餐后血糖快速飆升。相反,少食多餐的進餐方式能夠讓碳水化合持續而少量地進入身體循環 ,血糖波動范圍較小,使血糖更穩定。國外相關研究顯示,在進食總量固定的情況下,分散進食對體重、血糖、血脂等健康指標更有益處。
一定要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